江城子 · 义州作

纷纷世梦暂无安。蚁循环。少开颜。悟道修真,要脱死生关。认得元初无一物,除妄想,断高攀。 老来佚乐正宜闲。罢轮竿。钓舟还。物外清游,历遍古仙坛。更待东君传信息,度辽水,看闾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蚁循环:比喻世间众生如蚂蚁般忙碌循环,指世俗生活的繁忙与重复。
  • 悟道修真:领悟真理,修炼成仙。
  • 元初无一物:指宇宙最初的状态是空无一物的,这里用来比喻人的本心清净无染。
  • 除妄想: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
  • 断高攀:断绝不切实际的追求。
  • 罢轮竿:停止使用钓鱼的轮竿,意指放下世俗的追求。
  • 物外清游:超脱世俗的清净游历。
  • 古仙坛:古代仙人修炼的地方。
  • 东君:指春天的神,也泛指春天。
  • 度辽水:穿越辽河,指旅行。
  • 看闾山:观赏闾山,闾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教圣地。

翻译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暂时难以找到安宁。人们像蚂蚁一样忙碌循环,很少有开怀的笑容。领悟了道,修炼成真,是为了超越生死的界限。认识到最初的状态是空无一物的,所以要消除妄想,断绝不切实际的追求。

年老之后,正是享受闲适生活的时候。放下钓鱼的轮竿,驾着小舟回航。超脱世俗,游历在清净之地,遍访古代仙人的修炼坛。期待春天的神传递消息,穿越辽河,去观赏那著名的闾山。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修道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世俗的繁忙与修真的清净,作者强调了悟道修真的重要性。诗中“蚁循环”形象地描绘了世俗的忙碌,而“悟道修真”则是对这种生活的超越。后半部分则描绘了老年的闲适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宁静安详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尹志平

尹志平,字太和,为金末及元代蒙古时期著名全真道士。祖籍河北沧州,宋时徙居莱州(今山东掖县)。邱处机卒时遗命志平嗣教(或云遗命宋道安嗣教。待处机丧事终,宋以年老请志平代),是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