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谣

· 方回
从军去筑城,不如困长征。从军去掘堑,不如鏖血战。 古今征战立奇功,貂蝉多出兜鍪中。徒教力尽锸与杵,主将策勋士卒苦。 君不见每调一军役百室,一日十人戕六七。草间髑髅饲蝼蚁,主将言逃不言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筑城:建造城墙。
  • 困长征:困于长途行军。
  • 掘堑:挖掘壕沟。
  • 鏖血战:激烈的血战。
  • 貂蝉:指美女,这里比喻高官厚禄。
  • 兜鍪:古代战士的头盔,这里指战士。
  • 锸与杵:锸(chā)是挖土的工具,杵(chǔ)是捣物的工具,这里指筑城的劳役。
  • 策勋:记功勋。
  • :杀害。
  • 髑髅:死人的头骨。
  • 蝼蚁:蝼蛄和蚂蚁,比喻微小的生物。

翻译

从军去建造城墙,不如困于长途行军。从军去挖掘壕沟,不如参与激烈的血战。 古今征战立下奇功的,多是那些战士最终获得高官厚禄。只是徒劳地让士兵们力尽而用锸和杵劳作,主将记功勋而士兵们却受苦。 君不见每次调动一支军队,就要牵连百户人家,一天之内就有十人被杀害六七人。草间的死人头骨被蝼蚁啃食,主将只说逃走不说死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筑城与长征、掘堑与血战的辛苦与危险,揭示了古代战争中士兵的悲惨命运。诗中“貂蝉多出兜鍪中”一句,讽刺了那些通过战争获得高官厚禄的人,而士兵们却只能在劳役中受苦。最后两句更是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主将对士兵生死的漠视,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批判和对士兵命运的深切同情。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