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

· 方回
云胡不出,积雨予尼。 意弥八纮,膝此一席。 谁具蒸徒,假予楫航。 一往沧海,观彼茫洋。 掩关昼眠,胡宁不暇。 鲁叟攸戒,敢视为夜。 寂寂疏帘,幽幽空阶。 鸟下碎藓,伤予之怀。 悠悠古道,溢溢行潦。 岂无岑楼,送目遥草。 心之忧矣,莫或予知。 彼其之子,谓予寒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胡:为什么。
  • 积雨予尼:积雨使我停留。
  • 意弥八纮:心意遍布四面八方。
  • 膝此一席:坐在这张席子上。
  • 蒸徒:众人。
  • 楫航:船和桨,比喻帮助。
  • 一往沧海:一直前往大海。
  • 掩关昼眠:关上门在白天睡觉。
  • 胡宁不暇:为何没有空闲。
  • 鲁叟攸戒:鲁国的老人所告诫的。
  • 寂寂疏帘:寂静的窗帘。
  • 幽幽空阶:幽暗的空台阶。
  • 碎藓:破碎的苔藓。
  • 悠悠古道:长长的古老道路。
  • 溢溢行潦:水流溢出。
  • 岑楼:高楼。
  • 送目遥草:远望草地。
  • 心之忧矣:心中的忧愁。
  • 莫或予知:没有人了解我。
  • 谓予寒饥:说我寒冷饥饿。

翻译

为什么云不散去,积雨使我停留。 我的心意遍布四面八方,却只能坐在这张席子上。 谁来帮我,给我船和桨, 让我一直前往大海,观看那茫茫的海洋。 关上门在白天睡觉,为何没有空闲。 鲁国的老人所告诫的,我怎敢视为夜晚。 寂静的窗帘,幽暗的空台阶。 鸟儿落在破碎的苔藓上,伤了我的心情。 长长的古老道路,水流溢出。 难道没有高楼,让我远望草地。 心中的忧愁,没有人了解我。 那些人说我寒冷饥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因连绵不断的雨天而感到的孤独和忧愁。诗中,“云胡不出,积雨予尼”描绘了天气的阴沉和作者的无奈。通过“意弥八纮,膝此一席”的对比,突显了作者内心的广阔与现实的局限。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寂寂疏帘,幽幽空阶”等意象,加深了孤独和忧郁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