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怀古二首

· 王冕
日上高城望大荒,西山东海气茫茫。 铜驼踪迹埋荒草,元菟风尘识战场。 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 书生慷慨何多感,转忆轮台汉武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常置于宫门外,此处象征着昔日的辉煌。
  • 元菟:古代地名,即今朝鲜平壤,此处指边疆地区。
  • 礼乐:指古代的礼仪和音乐,是文化制度的一部分。
  • 轮台:古代西域地名,今新疆轮台县,汉武帝曾在此屯田。
  • 汉武皇:即汉武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以开疆拓土、文治武功著称。

翻译

太阳升上高城,我眺望着辽阔的荒原,西山和东海之间,雾气茫茫。 铜制的骆驼已被荒草掩埋,踪迹难寻,元菟的风尘中,依稀能辨识出昔日的战场。 礼仪和音乐,可知新的制度已经建立,但谁还会去询问旧时的山河边界? 书生我慷慨激昂,感慨良多,转而回忆起汉武帝在轮台的辉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日上高城眺望大荒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诗中“铜驼踪迹埋荒草”与“元菟风尘识战场”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暗示了边疆的动荡。后两句则通过对新旧制度的对比,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汉武帝时代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

王冕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