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李景安论诗为作长句
三百年来工五七,追雅媲骚谁第一。
独闻彭城陈正字,向来得法金华伯。
终古不朽语言在,以诗教人人不识。
善学少陵而不为,殆如孟子不言易。
世人往往谈神仙,便欲插翅登青天。
邀寻道士学服饵,朝呼暮吸夜炼煎。
换骨一语曾未悟,未办黄庭脩内丹。
俗流无骨但有肉,虾蟆敢竞骊龙先。
姚合许浑精俪偶,青必对红花对柳。
儿童效之易不难,形则肖矣神何有。
求之雕刻绘画间,鹄乃类鹜虎胜狗。
由陈入黄据杜坛,当知掬水月在手。
后生可畏尝闻之,君友何人师者谁。
双井白门浣花脉,实字用正虚用奇。
郁轮袍曲异筝笛,藐姑射姿无粉脂。
梯危磴绝不可近,尚有简斋横一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七:指五言诗和七言诗,中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主要形式。
- 追雅媲骚:追求高雅,与《楚辞》中的《离骚》相媲美。
- 彭城陈正字:指陈师道,字正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代诗人。
- 金华伯:指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 少陵:指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 孟子不言易:孟子不轻易谈论《易经》,表示对《易经》的尊重和慎重。
- 道士:指道教的修行者。
- 服饵:指服用药物,这里特指道教中追求长生不老的药物。
- 黄庭:指道教经典《黄庭经》,讲述内丹修炼的方法。
- 内丹:道教术语,指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不老的内在丹药。
- 俪偶:对偶,指诗文中字句两两相对的形式。
- 鹄乃类鹜虎胜狗:比喻外表相似,但本质不同。
- 双井白门浣花脉:指黄庭坚和陈师道的诗风,双井、白门、浣花都是地名,脉指诗风。
- 实字用正虚用奇:指诗歌创作中实词用得正统,虚词用得奇特。
- 郁轮袍曲异筝笛:比喻诗歌风格独特,不同于一般的音乐。
- 藐姑射姿无粉脂:比喻诗歌自然清新,不加修饰。
- 简斋:指陈师道,因其号简斋。
翻译
三百年来,五言和七言诗的工巧无人能及,追求高雅,与《离骚》媲美,谁能称第一?只听说彭城的陈师道,向来得到黄庭坚的真传。千古不朽的语言就在诗中,但人们却不懂得以诗来教育自己。善于学习杜甫而不模仿,就像孟子不轻易谈论《易经》一样。世人常常谈论神仙,便想插翅飞上青天。寻找道士学习服用药物,朝吸暮炼,夜以继日。对于换骨这一说法从未领悟,也未曾真正修炼内丹。俗人的骨气不足,只有肉体,就像虾蟆不敢与骊龙争先。姚合和许浑精于对偶,青对红,花对柳。儿童模仿他们容易,形式上相似,但精神何在?在雕刻和绘画中寻求,就像鹄与鹜、虎与狗,外表相似,本质不同。从陈师道到黄庭坚,再到杜甫,应当明白掬水时月亮也在手中。后生可畏,常听说,你的朋友是谁,你的老师是谁。黄庭坚和陈师道的诗风,实词用得正统,虚词用得奇特。他们的诗歌风格独特,不同于一般的音乐,自然清新,不加修饰。梯子危险,台阶险绝,难以接近,但仍有陈师道横空出世的一枝独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五言和七言诗的赞美,表达了对陈师道和黄庭坚诗风的推崇。诗中批评了俗人对神仙的盲目追求和对诗歌的浅薄理解,强调了诗歌的内在精神和教育意义。同时,通过对杜甫、黄庭坚和陈师道诗风的描述,展现了诗歌的多样性和深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