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午秋:指壬午年秋天。
- 翁村: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奕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流落:漂泊在外,没有固定的居所。
- 鬓雪:比喻鬓发斑白,如雪。
- 几茎:几根。
- 松菊:松树和菊花,常用来象征高洁和长寿。
- 寒归约:寒冷中归来的约定。
- 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指农事。
- 热客心:对客居他乡的生活感到热切。
- 年荒:年成不好,荒年。
- 乐土:安乐之地。
- 故病:旧病。
- 清砧:指捣衣声,砧(zhēn),捣衣石。
- 东归志:向东归去的志向。
- 梁父吟:古代楚国的民歌,这里指吟咏。
翻译
十年漂泊在外,生活困苦,鬓发已斑白如雪,几根白发侵入。 松树和菊花在寒冷中等待归来的约定,桑树和麻让我对农事充满热切。 年成不好,我渴望找到一个安乐之地,旧病让我害怕听到捣衣声。 未能实现向东归去的志向,只能空自吟咏梁父之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尹廷高在漂泊十年后的感慨与无奈。诗中,“鬓雪”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而“松菊”与“桑麻”则分别象征着归隐与农耕的愿望。诗人在荒年之中,对安乐之地的向往与对旧病的恐惧交织,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末句“未遂东归志,空成梁父吟”则流露出诗人未能实现归乡之愿的遗憾,只能通过吟咏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归乡与安宁生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