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澄神:使心灵清澈。
- 消息:指事物的变化。
- 无为:道家哲学中的概念,指顺应自然,不刻意作为。
- 怕兮:恐惧的样子。
- 未兆:没有征兆,未显露迹象。
- 婴:婴儿。
- 动止:行为举止。
- 熙熙:和乐的样子。
- 必固:必然,一定。
- 总心离:心无杂念,超脱。
- 不断妄:不停止妄念。
- 真亦不修持:真正的境界不需要刻意修炼。
- 真妄之心:真实的本心与虚妄的念头。
- 属尘翳:被尘世的迷惑所遮蔽。
- 翳尘不染:不被尘世的迷惑所污染。
- 性希夷:本性清净,难以捉摸。
- 珠莹露摩尼:珍珠般晶莹,露水般纯净,摩尼指宝珠。
翻译
长时间地使心灵清澈,顺应自然的变化。整天保持恐惧的样子,但这种恐惧尚未显露迹象,就像婴儿的行为举止一样快乐和乐。必然要超脱心无杂念。
不停止妄念,真正的境界也不需要刻意修炼。真实的本心与虚妄的念头被尘世的迷惑所遮蔽,但不被尘世的迷惑所污染,本性清净难以捉摸。就像珍珠般晶莹,露水般纯净的宝珠。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道家追求心灵清净、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通过对比“澄神”与“消息”、“怕兮”与“未兆”、“婴动止”与“熙熙”,强调了无为而治、心无杂念的境界。后半部分则通过“真妄之心”与“翳尘不染”的对比,阐述了真正的境界无需刻意修炼,本性清净如珠莹露摩尼,体现了道家追求内在清净与超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