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先祖八十四,卒予生之年。
先父五十六,予甫三岁焉。
厥今七十叟,万死偶获全。
过父岂不愧,逮祖恐未然。
初学晚颇进,粗亦窥圣贤。
常感知己恩,不报负我冤。
梦寐此心明,暗室如青天。
无田与儿孙,未为无所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厥今:至今。
- 叟:老人。
- 万死:形容极其危险或困难的情况。
- 偶获全:偶然得以保全。
- 过父:超过父亲。
- 逮祖:及至祖父。
- 初学晚颇进:虽然开始学习晚,但进步缓慢。
- 粗亦窥圣贤:略微了解圣贤之道。
- 常感知己恩:时常感激知己的恩情。
- 不报负我冤:未能报答那些对我有冤屈的人。
- 梦寐此心明:即使在梦中也清晰地记得这份心意。
- 暗室如青天:即使在暗室中,心境也如青天般明朗。
- 无田与儿孙:没有田地留给儿孙。
- 未为无所传:并非没有东西可以传承。
翻译
我七十岁的祖父活到了八十四岁,在我出生那年去世。我的父亲活到五十六岁,那时我才三岁。如今我这个七十岁的老人,侥幸在多次危险中保全了性命。虽然我超过了父亲的寿命,但恐怕还不及祖父。虽然我晚年开始学习,进步缓慢,但也能略微了解圣贤之道。我时常感激那些知己的恩情,未能报答那些对我有冤屈的人,我感到愧疚。即使在梦中,我也清晰地记得这份心意,即使在暗室中,我的心境也如青天般明朗。虽然没有田地留给儿孙,但并非没有东西可以传承。
赏析
这首作品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感慨。诗中,老人表达了对祖父和父亲的怀念,以及对自己长寿的庆幸。他虽然晚年开始学习,但仍努力追求圣贤之道,感激知己的恩情,同时也感到未能报答冤屈的遗憾。诗的最后,老人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即使没有物质财富留给后代,他相信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也是一种宝贵的传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老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