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古陵

彩云散去老松衰,劫换馀灰世已非。 地冷玉鱼犹未朽,海深金雁亦能飞。 五陵王气有时尽,万里中原无日归。 牧竖亡羊千古恨,九疑山下一沾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 劫换:指时代的变迁。
  • 馀灰:残留的灰烬,比喻残余的遗迹或影响。
  • 玉鱼:指古代贵族墓中的玉制鱼形饰品,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 金雁:传说中能飞越海洋的大雁,象征着远方的消息或思念。
  • 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泛指帝王陵墓。
  • 王气:指帝王的气运或国家的兴衰。
  • 牧竖:牧童。
  • 九疑山: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内,传说中是舜帝的葬地。

翻译

彩云散去,老松树显露出衰老的姿态,时代的变迁留下了残余的遗迹,世间已非往昔。 虽然大地寒冷,但墓中的玉鱼还未腐朽,海深之处,金雁也能飞翔。 帝王的气运终有尽头,万里中原再也看不到归来的日子。 牧童失去了羊,这是千古的遗憾,我在九疑山下,不禁泪湿衣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会稽古陵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彩云散去老松衰”一句,以自然景象的变迁隐喻历史的沧桑。后文通过对“玉鱼”和“金雁”的描写,进一步以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古代帝王陵墓的哀思和对远方消息的期盼。结尾处的“牧竖亡羊千古恨”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历史遗恨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尹廷高

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 2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