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一首
鲁桥卸淮舸,淖涂历蓁芜。
翠峄倚天末,髣髴东南隅。
薄暮曲纪城,三清敞仙居。
平原积磥砢,灵河鸣泉珠。
小径斗折上,行与狐兔俱。
循崖索斯篆,恍惚东封书。
丛巅集莲瓣,岩岩瞰青徐。
正途尽茅塞,正尔宜羊车。
蚌珍不蔽美,岧峣到枌榆。
南门肃孟庙,冠袂先抠趋。
气大夙有配,邾少不必都。
盥既觌慈靖,择师谁复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鲁桥:地名,在今山东省。
- 淮舸:淮河上的船只。
- 淖涂:泥泞的道路。
- 蓁芜:杂草丛生的荒地。
- 翠峄:青翠的山峰。
- 髣髴:仿佛,似乎。
- 曲纪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三清: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祇,指仙居的清净之地。
- 磥砢:堆积的石头。
- 灵河:有灵气的河流。
- 斗折:曲折如斗形。
- 斯篆:古代的篆刻。
- 东封书:古代封禅的文书。
- 莲瓣:莲花的花瓣,比喻山峰。
- 岩岩:高峻的样子。
- 青徐:古代地名,指青州和徐州。
- 羊车:古代的一种小车。
- 蚌珍:蚌中的珍珠,比喻珍贵之物。
- 岧峣:高耸的样子。
- 枌榆:白榆,这里指高大的树木。
- 孟庙:孟子的庙宇。
- 冠袂:衣冠,指正式的服装。
- 抠趋:恭敬地趋前。
- 慈靖:慈祥而静谧。
- 择师:选择师傅。
翻译
在鲁桥卸下淮河的船只,沿着泥泞的道路穿越杂草丛生的荒地。青翠的山峰仿佛倚在天边,似乎在东南的一角。傍晚时分到达曲纪城,那里有三清仙居的清净之地。平原上堆积着石头,灵河中泉水如珠般鸣响。小径曲折而上,行走其间仿佛与狐兔为伍。沿着山崖寻找古代的篆刻,恍惚间看到了东封的文书。山峰如莲花瓣般聚集,高峻地俯瞰着青州和徐州。正途被茅草堵塞,正是适宜乘坐羊车的时候。蚌中的珍珠不会被遮蔽,高耸的树木直达云霄。南门肃穆地迎接孟子的庙宇,衣冠整齐地先行恭敬趋前。大气中早已有了匹配,邾国虽小但不必都城繁华。洗净之后见到慈祥静谧的景象,选择师傅还有谁比这更好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鲁桥卸船后,穿越荒芜之地,到达曲纪城三清仙居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如“翠峄倚天末”、“灵河鸣泉珠”,展现了山水的壮美与神秘。同时,通过对孟庙的肃穆描写,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织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