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廿二日为重阳王真人诞辰是日立春在淞江长春道院瞻拜真人及七真像敬题薛一山丹房
寒尽东风破晓阴,真人遗像俨如临。
山中霞熟千年酝,海上莲开七朵金。
朔地兴王资化力,钧天朝帝动仙音。
私忻泉石膏肓久,终日凝神紫气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十二月廿二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
- 重阳王真人:指道教中的重要人物,可能与重阳节有关。
- 诞辰:生日。
-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 淞江:即松江,位于今上海市。
- 长春道院:道教的修行场所。
- 七真像:指七位道教真人的雕像。
- 薛一山:人名,可能是道院的负责人或道士。
- 丹房:炼丹的地方,道教中指修炼内丹的场所。
- 霞熟:指仙霞成熟,比喻仙境的美好。
- 千年酝:千年酿造的美酒,比喻珍贵。
- 七朵金:可能指七朵金莲花,象征道教的七位真人。
- 朔地:北方,这里指元朝的统治地区。
- 兴王:指元朝的皇帝。
- 资化力:借助道教的力量。
- 钧天:神话中的天帝居所。
- 朝帝:朝拜天帝。
- 动仙音:响起仙乐。
- 泉石膏肓:比喻对自然山水的极度喜爱。
- 凝神:集中精神。
- 紫气:象征吉祥的紫色云气,常与道教和帝王联系在一起。
翻译
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这一天既是重阳王真人的诞辰,也是立春的日子,我在淞江的长春道院瞻仰了真人和七位真人的雕像,并在薛一山的丹房中题诗。寒冷的东风打破了清晨的阴霾,真人的遗像庄严如同亲临。山中的仙霞成熟,仿佛千年酿造的美酒,海上的金莲花盛开,如同七朵金光闪闪。北方兴起的王朝借助道教的力量,天帝的居所响起了仙乐。我长久以来对山水的喜爱已深入骨髓,整日凝神于深邃的紫气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道教圣地长春道院的所见所感,通过对真人遗像、仙霞、金莲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山水的深切喜爱。诗中“朔地兴王资化力,钧天朝帝动仙音”一句,既体现了道教对当时政治的影响,也展示了作者对道教神秘力量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道教和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