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奴阮辞

· 王逢
淮阴三月花开枳,使君死作殊方鬼。眼看骨肉不敢收,奉虏称奴听颐指。 经辽涉海三岁久,以蝗为粻麦为酒。爨骸咬骨何足论,亲见徐山堕天狗。 今年始得间道归,城郭良是人民非。主家日给太仓粟,残生犹著使君衣。 揽衣拭泪使君室,凉月萧萧风瑟瑟。回头还语玉雪孤,勿辞贫贱善保躯,瞻屋未辨雌雄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殊方:异域,他乡。
  • 颐指:用下巴示意以指挥人,形容有权势者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 (zhāng):粮食。
  • 爨骸咬骨:形容生活极其艰苦。
  • 堕天狗:比喻灾难突然降临。
  • 间道:小路,秘密的道路。
  • 太仓粟:指国家仓库中的粮食。
  • 揽衣:提起衣襟。
  • 玉雪孤:形容孤儿皮肤白皙如玉雪。

翻译

在淮阴,三月的花儿开满了枳树,使君却死在了异乡。眼看自己的骨肉不敢收留,只能向敌人称臣,听从他们的傲慢指挥。

经历了辽阔的海域,三年的时间,以蝗虫为食,麦子酿酒。生活的艰辛何足挂齿,亲眼见到灾难如天狗般突然降临。

今年终于找到了一条小路回家,城郭依旧,人民已非。主家每日从国家仓库领取粮食,而我这个残生还穿着使君的衣服。

提起衣襟,擦去泪水,站在使君的房间里,凉月萧萧,风声瑟瑟。回头对那皮肤如玉雪的孤儿说,不要因为贫穷而放弃,要好好保重身体,看那屋顶上的乌鸦还未分辨出雌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在异乡遭遇不幸的使君及其家人的悲惨命运。通过对比使君生前的荣耀与死后的凄凉,以及家人在艰难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动荡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花开枳”、“堕天狗”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同时,诗人的同情心和对未来的希望也隐含其中,体现了人性的温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