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兰亭定武本
会稽晋名山,中有千世宝。斯人临池波,历历照穹昊。
流传长安道,老僧惕如捣。昭陵云雾深,玉匣失所保。
周成《顾命》篇,垂戈列经诰。至今天下人,欲观何由讨。
幸然定武石,难容以智造。宋家几播迁,惜哉迹如扫。
眼明偶相遇,精神更美好。五字未曾缺,才出绍彭早。
《黄庭》亦不存,《瘗鹤》殊渺渺。摩挲忆真者,须发空自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会稽: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 穹昊:指天空。
- 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 玉匣:指珍贵的匣子,这里比喻珍贵的文物。
- 《顾命》:《尚书》中的一篇。
- 《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典。
- 《瘗鹤》:指《瘗鹤铭》,古代碑刻。
- 摩挲:用手轻轻抚摸。
- 绍彭:可能是指某位书法家或文人。
翻译
会稽是晋代的名山,山中藏有千年的宝物。这位斯人(书法家)的墨迹,清晰地映照着天空。 这些墨迹流传到长安的路上,老僧人感到非常敬畏。昭陵的云雾深沉,珍贵的玉匣未能保全。 《尚书》中的《顾命》篇,垂戈列于经诰之中。至今天下人,想要观看却无处寻觅。 幸好有定武的石刻,难以用智慧伪造。宋朝经历了多次变迁,可惜这些痕迹如同被扫除。 偶然间眼前一亮,这些墨迹的精神更加美好。五字未曾缺失,早在绍彭之前就已经出现。 《黄庭经》也不复存在,《瘗鹤铭》更是渺茫。轻轻抚摸着这些真迹,我的须发空自苍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会稽山中珍贵文物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珍视和怀念。诗中提到的“定武石”和“五字未曾缺”等细节,显示了作者对这些文物的深刻了解和对其价值的认可。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这些文化遗产在历史变迁中可能遗失的忧虑。通过对古代文物的描绘,诗人唤起了读者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