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婺源戴氏苍山歌

· 方回
大苍山,小苍山,有若醉翁亭外滁山环。万梅万竹万松柏,万岩万壑超人寰。 河洛以来万万卷,上至姚姒下孔颜。蝇头细字藏数世,晁张韩柳笔追还。 三道八韵果何用,时文之学久已删。星源幸有此一老,妙龄早悟向上关。 明年古希满七十,不知京洛有尘阛。花间自与莺蝶赏,果熟朝共猿猱攀。 文人才士过从每樽酒,樵夫牧子亦许荆同班。海内一统三十载,书文车轨过荆蛮。 捐轩弃冕考槃涧,清朝乃容此士閒。神仙窟宅何可到,蓬莱弱水隔险艰。 安得插翅一飞往,穿深憩密弄潺湲。王摩诘心似可拟,陶渊明径焉能扳。 既而思之各有分,命所当得天不悭。大苍山,小苍山,此非百顷之家不能办,游人未易窥豹斑。 题诗寄往聊想像,我有把茅独蜗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婺源: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古时属徽州。
  • 滁山:指滁州的琅琊山,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著名。
  • 河洛:指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地区,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 姚姒:指尧舜,古代的贤君。
  • 孔颜:指孔子及其弟子颜回,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重要人物。
  • 晁张韩柳:指晁补之、张耒、韩愈、柳宗元,均为唐代至宋代的文学家。
  • 三道八韵:指科举考试中的文体要求,三道指策、论、表,八韵指八股文的格式。
  • 星源:指婺源,因其地多星宿而得名。
  • 京洛:指京城洛阳,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 尘阛:指尘世的喧嚣。
  • 荆同班:指与樵夫牧子等普通人同列。
  • 捐轩弃冕:指放弃官职,隐居山林。
  • 考槃涧:指隐居的地方。
  • 清朝:指清明的朝廷。
  • 士閒:指士人的闲适生活。
  • 蓬莱弱水:指神话中的仙境,难以到达。
  • 穿深憩密:指深入幽静之地休息。
  • 潺湲:指水流声。
  • 王摩诘:唐代诗人王维,号摩诘。
  • 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生活著称。
  • 蜗跧:指蜗牛的壳,比喻狭小的居所。

翻译

大苍山,小苍山,它们环绕的样子就像醉翁亭外的滁山。这里有无数的梅花、竹子和松柏,无数的山岩和峡谷,超越了人间的景象。

这里收藏了自河洛以来的无数卷书籍,从尧舜到孔子颜回的文化精髓。蝇头小字记录了数代人的智慧,晁补之、张耒、韩愈、柳宗元的笔墨在这里回响。

科举考试中的三道八韵究竟有何用,这种时文之学早已被删减。幸运的是,星源有这样一位老者,他年轻时就已领悟了人生的真谛。

明年他将满七十岁,不知京城洛阳的尘世喧嚣。他宁愿在花间与莺蝶共赏,果熟时与猿猱一同攀爬。

文人才士来访时,他总是以酒相待,即使是樵夫牧子,他也视为同班。海内一统已有三十年,书文车轨普及到了荆蛮之地。

他放弃了官职,隐居在考槃涧,清明的朝廷容许这样的士人闲适生活。神仙的窟宅虽难以到达,蓬莱的弱水隔着艰险。

我多么希望能插翅飞往那里,深入幽静之地,休息在潺潺流水旁。王维的心境或许可以比拟,但陶渊明的小径我却难以攀登。

然而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天命所当得,天不会吝啬。大苍山,小苍山,这非百顷之家所能办到,游人难以窥见其全貌。

我题诗寄往那里,聊以想象,我有自己的小茅屋,独自蜗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士人形象,通过对大苍山、小苍山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理想境地。诗中通过对书籍、文化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反映了作者对时文之学的厌倦。最后,通过对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接受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