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秋轩

· 王冕
人世红尘高没马,老禅方丈足清幽。 入门便觉气侯别,历耳似知天地秋。 不羡书生能作赋,却怜游子太多愁。 夜来树影飘零尽,明月无端生屋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没马:指红尘滚滚,高得连马都看不见了,形容人世间的繁华喧嚣。
  • 老禅方丈:指年老的禅师,方丈是禅宗寺院的住持。
  • 气侯:这里指气氛、环境的感觉。
  • 历耳:指声音传入耳中,这里特指听到的声音。
  • 书生:指读书人,通常指有学问的人。
  • 游子:指出门在外的人,常带有思乡、忧愁的意味。
  •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

翻译

人世间的繁华喧嚣高得连马都看不见了,而老禅师的方丈里却是足足的清幽。 一进门就感觉到气氛与众不同,听到的声音似乎让人知道天地已进入秋天。 不羡慕那些书生能够吟诗作赋,反而同情那些游子们太多的忧愁。 夜深了,树影已经飘零殆尽,明月却无缘无故地出现在屋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人世间的繁华与禅院的清幽,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然态度和对禅境的向往。诗中“入门便觉气侯别,历耳似知天地秋”巧妙地运用听觉和感觉,传达出秋天的气息和禅院的静谧。末句“夜来树影飘零尽,明月无端生屋头”则以景结情,借明月无端出现,抒发了诗人对无常世事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

王冕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