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武塘

· 王冕
青衫闸转云间路,河水分流过武塘。 客路惯经风雨恶,诗情不减少年狂。 鱼盐市井三吴俗,番岛舟航十丈樯。 杨柳之堤鹅鸭聚,家家茅屋似淮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衫闸:指穿着青衫的人所经过的闸口。
  • 分流:河流分成两股或多股流动。
  • 客路:旅途。
  • 诗情:写诗的兴致和情怀。
  • 鱼盐:指渔业和盐业,常用来代指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动。
  • 市井:城市中的街市,泛指民间。
  • 三吴:古地区名,指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具体范围有多种说法,大致包括今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一带。
  • 番岛:指海外的岛屿。
  • 舟航:船只。
  • :船上的桅杆。
  • 杨柳之堤:种有杨柳的河堤。
  • 鹅鸭聚:鹅和鸭聚集的地方,形容乡村景象。
  • 茅屋:用茅草覆盖屋顶的简陋房屋。
  • 淮乡:指淮河流域的乡村。

翻译

穿着青衫的人转过闸口,踏上云间的道路,河水在这里分流,流经武塘。旅途上习惯了风雨的恶劣,但写诗的兴致丝毫不减少年时的狂放。鱼盐交易和市井生活反映了三吴地区的民俗,海外岛屿的船只,桅杆高耸,长达十丈。杨柳成行的堤岸上,鹅鸭成群,每家每户的茅屋,像极了淮河流域的乡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王冕经过武塘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青衫闸转云间路”一句,既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又带有超脱尘世的意境。风雨中的旅途,不仅没有消磨诗人的创作热情,反而激发了他少年般的狂放情怀。后两句通过对鱼盐市井和番岛舟航的描写,展现了当地丰富的经济活动和对外交流的景象。结尾的“杨柳之堤鹅鸭聚,家家茅屋似淮乡”则以宁静的乡村风光,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馨和亲切的色彩。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