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写照陈肖堂

· 王冕
君不见鉴貌但鉴影,写貌难写心。霍光邓禹在台阁,严陵魏野居山林。 功名道德照千古,不特肖貌传至今。固知写貌易心难,状之妍丑笔可得,至理不在颜色间。 陈君笔力异众史,相貌既同心亦似。昨日忘机入城市,草衣著我丹青里。 气爽神清谁比拟,雪霁梅花映秋水。黄童白叟指点看,此老不是儒生酸。 陈君陈君容我閒,莫教添上貂婵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鉴貌:观察外貌。
  • 霍光:西汉政治家,曾任大司马大将军,辅佐汉昭帝。
  • 邓禹:东汉初年政治家,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 台阁:指朝廷。
  • 严陵:即严光,东汉隐士,与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他改名隐居。
  • 魏野:北宋诗人,隐居不仕。
  • 山林:指隐居的地方。
  • 固知:确实知道。
  • 妍丑:美丑。
  • 众史:众多画师。
  • 忘机:无心机,指超脱世俗。
  • 草衣:指隐士的服饰。
  • 丹青:绘画。
  • 雪霁:雪后放晴。
  • 黄童白叟:黄口小儿和白发老人。
  • 儒生酸:指儒生的迂腐。
  • 貂婵冠: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官职。

翻译

你看,人们只能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影子来观察外貌,但要描绘出一个人的内心却很难。霍光和邓禹曾在朝廷中担任要职,而严陵和魏野则选择隐居山林。

他们的功名和道德光辉照耀千古,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外貌被传颂至今。我确实知道,描绘外貌容易,但要表达内心却很难,因为美丽或丑陋的外表可以用笔来描绘,但真正的道理并不在于外表的颜色。

陈君的画技与众不同,他不仅描绘了相貌,还传达了内心的相似。昨天他无心机地来到城市,穿着隐士的服饰,我被画进了他的画中。

他的气质清爽,精神清明,无人能比,就像雪后放晴的梅花映照在秋水中。无论是黄口小儿还是白发老人,都在指指点点地看,这个老人绝不是迂腐的儒生。

陈君啊,陈君,请让我保持这份闲适,不要给我添上官职的帽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描绘外貌与内心的难易,强调了内心世界的难以捕捉和表达。诗中赞美了陈肖堂不仅技艺高超,能够准确描绘人物的外貌,更能够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画家的非凡才能。同时,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保持自己的闲适与超脱,不希望被世俗的官职所束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画家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真实、纯粹生活的追求。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