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骠出厩图
何人拂绢素,写此房驷精。
一马老伏枥,志在千里行。
二马骋踶齧,角壮犹龙腾。
一马方辊尘,海岸翻鲲鲸。
画师惨淡意,落笔矜多能。
我观寓所感,国制贵有经。
唐人重马政,分屯列郊坰。
当时百万匹,肃肃罗天兵。
东封与西荡,岁用不可胜。
嗣王猎其馀,尚足开中兴。
乃知三军本,匪马将奚凭。
圣经说备预,万古为世程。
仓卒事亦办,未免众目惊。
我思立仗间,振鬣伸长鸣。
吾言固刍荛,圣经其可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御骠(yù biāo):指驾驭的骏马。
- 出厩(chū jiù):离开马厩。
- 房驷(fáng sì):古代指四匹马。
- 绢素(juàn sù):指绘画用的白色绢布。
- 踶齧(dì niè):踢咬,形容马的激烈动作。
- 辊尘(gǔn chén):扬起尘土,形容马奔跑的样子。
- 鲲鲸(kūn jīng):传说中的大鱼,这里比喻大海。
- 惨淡(cǎn dàn):形容画家作画时的心境,意指用心良苦。
- 矜多能(jīn duō néng):自夸多才多艺。
- 马政(mǎ zhèng):古代对马的管理和利用政策。
- 屯列(tún liè):排列驻扎。
- 郊坰(jiāo jiōng):郊外的田野。
- 东封与西荡(dōng fēng yǔ xī dàng):指东方的封地和西方的边疆。
- 嗣王(sì wáng):继承王位的人。
- 三军(sān jūn):指军队。
- 备预(bèi yù):准备和预防。
- 立仗(lì zhàng):排列成行,准备战斗。
- 振鬣(zhèn liè):摇动鬃毛。
- 刍荛(chú ráo):指草料,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翻译
何人挥笔在白绢上,描绘出这四匹马的英姿。一匹马老态龙钟,却志在千里之外。两匹马激烈地踢咬,角力壮硕如龙腾。一匹马扬起尘土,如同海中翻腾的鲲鲸。画家用心良苦,落笔自夸多才多艺。我观察这画,感慨国家的制度贵在有条理。唐朝重视马政,马匹排列驻扎在郊外的田野。当时有百万匹马,整齐地罗列如天兵。东方的封地和西方的边疆,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马匹。继承王位的人利用这些马匹,足以开启中兴之业。由此可知,军队的根本,没有马匹将何以依靠。圣经中说到准备和预防,这是万古不变的世程。即使仓促之间也能办到,但难免让众人惊讶。我想象在战场上,马匹摇动鬃毛,发出长鸣。我的话虽微不足道,但圣经岂可轻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一幅马图的描述,展现了马的英姿与力量,同时借此抒发了对国家制度和军事准备的深刻思考。诗中,“一马老伏枥,志在千里行”等句,不仅描绘了马的形象,也隐喻了人的志向和抱负。后文通过对唐朝马政的回顾,强调了马在军事中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制度和准备的必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马的赞美,也是对国家治理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