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双珠辞

· 王逢
游鲤山石高孱颜,游鲤溪水清洄湾。中有峨峨青结鬟,望如春云不可攀。 壬辰仲冬寇蜂起,乳臭将军先披靡,民人颠连社稷圮。 我固当为贞白鬼,后来小妹复被驱,亦葬鱼腹全其躯。 山高水清几千载,虹月夜贯双骊珠。夜深鲛宫屏机杼,风吹草寒髑髅语。 何由生长江沱间,及见王睢鼓衣羽。愿回尧天行化日,女子有家男有室,地下甘心灯似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孱颜(chán yán):高耸的样子。
  • 洄湾:水流回旋的地方。
  • 峨峨:高耸的样子。
  • 结鬟:盘绕的发髻。
  • 壬辰:指某年的干支纪年,这里具体指代某一年。
  • 乳臭:形容年幼无知。
  • 披靡:原指草木随风倒伏,比喻军队溃败。
  • 颠连:困苦,困顿。
  • 社稷圮(pǐ):国家灭亡。
  • 贞白:贞洁清白。
  • 虹月:形容月光如虹。
  • 骊珠:传说中的一种宝珠。
  • 鲛宫:传说中鲛人居住的地方。
  • 髑髅(dú lóu):死人的头骨。
  • 江沱:江河的支流。
  • 王睢:即王雎,传说中的鸟名,比喻贤才。
  • 衣羽:指鸟类的羽毛,这里比喻贤才的服饰。
  • 尧天:比喻太平盛世。
  • 化日:光明的日子。
  • 灯似漆:形容黑暗无光。

翻译

游鲤山高耸入云,游鲤溪水清澈回旋。山中有一座高耸的青色发髻,望去如同春云,高不可攀。 壬辰年冬,盗贼四起,年幼无知的将军率先溃败,人民困苦,国家灭亡。 我宁愿成为贞洁清白的鬼魂,后来我的小妹也被掳走,也葬身鱼腹,保全了她的身体。 山高水清已有几千年,虹月之夜,双骊珠闪耀。深夜,鲛人宫中停止了织布,风吹草动,死人的头骨在说话。 我们何以生长在江河的支流之间,能够见到贤才振翅高飞。愿回太平盛世,女子有家,男子有室,地下甘心,如同漆黑的灯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和女子的贞烈。通过对比山水的宁静与战乱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女子贞洁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游鲤山”、“游鲤溪”、“青结鬟”等,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结尾处对太平盛世的向往,更是深化了主题,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