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虎树亭

· 王逢
舟泊东西客,诗招大小青。 山高白月堕,草偃黑风腥。 植物钟英爽,精蓝被宠灵。 凉阴慎剪伐,留护石函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ǎn):倒伏。
  • 植物钟英爽:植物似乎被赋予了英爽之气。
  • 精蓝:指佛寺。
  • 宠灵:受到神灵的宠爱或庇护。
  • 凉阴:凉爽的树荫。
  • 剪伐:修剪和砍伐。
  • 石函经:指珍贵的佛经,通常存放在石制的函中。

翻译

舟泊之处,东西方向的旅客,诗篇召唤着大小青翠的树木。 山峰高耸,白月西沉,草地因风而倒伏,黑风中带着腥味。 植物似乎被赋予了英爽之气,佛寺受到神灵的宠爱。 凉爽的树荫,请小心修剪,留下它们来保护珍贵的石函佛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泊舟山间的景象,通过对比山的高耸与月的沉落,以及草地的倒伏和风的腥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诗中“植物钟英爽”一句,赋予了自然以灵性,而“精蓝被宠灵”则表达了佛寺的神圣与庇护。结尾处对凉荫的珍惜和对石函经的保护,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双重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敬畏之情。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