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寺壁

· 王寂
断桥环曲水,萧寺枕横坡。 佛壁书蜗篆,僧窗网雀罗。 天高延月久,地润得春多。 粥板催行李,驱驰奈老何。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寺:指冷清的寺庙。
  • 枕横坡:形容寺庙依傍在横卧的山坡上。
  • 佛壁:指寺庙中供奉佛像的墙壁。
  • 蜗篆:蜗牛爬行留下的痕迹,比喻书法的笔迹。
  • 网雀罗:指窗格上结的蜘蛛网,如同捕鸟的罗网。
  • 粥板:指僧人用以盛粥的木板。
  • 行李:此处指行旅之人。

翻译

断桥环绕着曲折的水流,冷清的寺庙依傍在横卧的山坡上。 佛像墙壁上留有蜗牛爬行的痕迹,僧人的窗格上结满了蜘蛛网。 天空高远,月亮久久不落,土地肥沃,春天来得更早。 僧人用木板盛粥,催促着行旅之人,而自己却无法摆脱老去的命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寺庙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景象。通过“断桥”、“萧寺”、“佛壁”、“僧窗”等意象,展现了寺庙的孤寂与岁月的痕迹。诗中“天高延月久,地润得春多”一句,既表达了自然界的恒常与生机,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结尾的“粥板催行李,驱驰奈老何”则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终结的感慨。

王寂

金蓟州玉田人,字元老。海陵王天德二年进士。世宗大定初,为太原祁县令,调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迁通州刺史,兼知军事。累官中都路转运使。以诗文名。有《拙轩集》。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