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蒋清隐
门外好山千万重,翠涛百顷罗云松。细水幽回杂花远,三径修竹来秋风。
灵籁泠泠动清操,世外红尘飞不到。白月流光抱石台,高人潇爽长吟啸。
起居閒閒趣有馀,看山看水还看书。木瓢满酌示真率,不知轩冕为何如?
太华终南青未了,北山移文为谁道?君不见孤竹夷齐久寂寥,首阳薇蕨今荒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籁(líng lài):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潇爽:形容人风度翩翩,举止自然大方。
- 閒閒(xián xián):悠闲自得的样子。
- 真率:真诚直率。
- 轩冕:古代大夫以上的官吏出门时所穿戴的车马服饰,这里指高官显贵。
- 太华终南:指华山和终南山,都是中国著名的山脉。
- 北山移文:指《北山移文》,是南朝文学家孔稚珪创作的一篇骈文,讽刺假隐士。
- 孤竹夷齐:指孤竹国的两位贤人夷齐,他们因不愿屈服于商纣王而隐居。
- 首阳薇蕨:指首阳山上的薇蕨,传说中夷齐隐居时所食之物。
翻译
门外有无数美丽的山峰,翠绿的波浪覆盖着百顷松林。细小的水流在幽深之处回旋,杂花盛开在远处,秋风中修竹摇曳。
自然的声音清脆悦耳,动人心弦,仿佛世外的红尘无法触及这里。月光如流水般拥抱石台,高雅的人在这里自然地吟咏长啸。
生活悠闲自得,乐趣无穷,既看山看水,也沉浸在书海中。用木瓢满满地酌酒,表达真诚直率,不知道高官显贵的生活是怎样的。
华山和终南山青翠连绵,北山移文的故事又为谁而说?你难道没看见孤竹国的夷齐早已寂寥,首阳山上的薇蕨如今也只剩下荒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山林隐居图,通过“门外好山”、“翠涛百顷”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灵籁泠泠”、“白月流光”等句,以声音和光影的细腻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结尾处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古代贤人隐居生活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远离尘世的高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