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野人:指隐居的人。
- 蓬蒿:杂草。
- 抵:达到。
- 石脚:山石的底部。
- 三伏:夏季最热的时期。
- 五更: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五更即接近天明。
- 豪曹:古代宝剑名。
- 老龙号:比喻剑声。
翻译
隐居的人住处没有车马的喧嚣,门外杂草丛生,高得几乎与树齐平。 山石底部云雾缭绕,是三伏天里的雨水所致,屋旁的松树在五更时分随风摇曳,声如波涛。 田园风光虽美,却只能画入画中,供人嘲笑,而日常的柴火和水,只能自己辛勤劳作。 匣中的宝剑豪曹,因久未使用而苔藓丛生,夜深人静时,忽然发出如老龙般的剑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隐士生活的清幽与自给自足,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寂与无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门外蓬蒿抵树高”、“石脚云生三伏雨”、“屋头松撼五更涛”,展现了隐居环境的荒凉与宁静。后两句“田园入画真堪笑,薪水供厨只自劳”则表达了隐士对田园生活的自嘲与辛劳。结尾的“匣底豪曹苔欲满,夜来忽作老龙号”则隐喻了隐士内心的激荡与不甘,宝剑虽藏,但剑鸣依旧,象征着隐士内心的壮志未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隐士对尘世的超然态度与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