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雨

· 王冕
秋夜雨,秋夜雨。马悲草死桑乾路,雁啼木落潇湘浦。 声声唤起故乡情,历历似与幽人语。初来未信鬼啾唧,坐久忽觉神凄楚。 一时感慨壮心轻,百斛蒲萄为谁举?山林岂无豪放士,江湖亦有饥寒旅。 凝愁拥鼻不成眠,檠孤燄短寒花吐。秋夜雨,秋夜雨。 今来古往愁无数,谪仙倦作夜郎行。杜陵苦为茅屋赋,只今村落屋已无。 岂但屋漏无乾处,凋馀老稚匍匐走。哭声不出泪如注,谁人知有此情苦? 秋夜雨,秋夜雨。赤县神州皆斥卤,长蛇封豕恣纵横。 麟凤龟龙失其所,耕夫钓叟意何如?梦入江南毛发竖,余生听惯本无事,今乃云何惨情绪。 排门四望云墨黑,纵有空言亦何补。秋夜雨,秋夜雨,何时住? 我愿扫开万里云,日月光明天尺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桑乾路:桑乾河边的路,桑乾河位于今河北省境内。
  • 潇湘浦:潇水和湘水交汇的地方,泛指湖南一带。
  • 幽人:隐士,指隐居的人。
  • 鬼啾唧:鬼魂的低语声,形容声音细微而阴森。
  • 百斛蒲萄:斛是古代容量单位,百斛蒲萄指大量的美酒。
  • 拥鼻:用手捂住鼻子,形容愁苦的样子。
  • 檠孤燄短:檠指灯架,燄指火焰,形容灯光昏暗。
  • 赤县神州:指中国。
  • 斥卤:盐碱地。
  • 封豕:大猪,比喻贪婪的人。
  • 麟凤龟龙:四灵,比喻吉祥和贤能的人。

翻译

秋夜的雨,秋夜的雨。马儿悲鸣,草木枯死在桑乾河边的路上,雁群哀鸣,树叶落下在潇湘河畔。 这雨声唤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清晰得像是与隐士的对话。初时不信那细微的鬼魂低语,坐久了却感到心灵的凄楚。 一时间感慨万分,壮志似乎变得轻浮,大量的美酒又为谁而举杯?山林中难道没有豪放之士,江湖上也有饥寒交迫的旅人。 愁苦地捂着鼻子无法入睡,孤独的灯火昏暗,寒花吐露。秋夜的雨,秋夜的雨。 自古至今,无数的忧愁,谪仙疲倦地行走在夜郎之地。杜陵苦苦地为茅屋作赋,如今连村落的屋子都已不复存在。 岂止是屋漏无干处,衰老和幼小的身影匍匐前行。哭声无法发出,泪水如注,有谁知道这份情感的苦楚? 秋夜的雨,秋夜的雨。整个中国大地都变成了盐碱地,长蛇和大猪肆意横行。 麟凤龟龙失去了它们的居所,耕夫和钓叟的心情又是如何?梦中进入江南,毛发竖立,余生习惯了听惯了这些,现在却感到情绪异常惨淡。 推开门四望,云层黑压压的,即使有空洞的话语又有何补益。秋夜的雨,秋夜的雨,何时才能停歇? 我愿扫开万里的云层,让日月的光芒照耀天地。

赏析

这首作品以秋夜的雨为背景,通过描绘雨中的景象和声音,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马悲草死”、“雁啼木落”,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秋雨中的凄凉画面。通过对“幽人语”、“鬼啾唧”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凄楚。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