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沙德润之焉城

· 王冕
公昔新著进士衫,道酣气岸清且髯。 政事堂堂史册载,威仪肃肃民具瞻。 光风回春霭芳草,剩水残山振枯槁。 至今吾乡诸父老,去思剧口谈公好。 当时进士几百人,奔趋衮衮登要津。 时雍所溉圣泽厚,仕宦未有如公贫。 公之家世秉周礼,伯叔兄弟官济济。 饮冰食蘖二十载,浊径终不污清渭。 而今四海乐太平,太平天子尧聪明。 台阁诸老皆老成,岂不与公书大名? 鄢城弦歌固非左,达以长官无不可。 故人天上待公来,绣衣白简青骢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道酣:指学问深厚,精神饱满。
  • 气岸:气概,态度。
  • 政事堂堂:形容处理政事严肃认真。
  • 威仪肃肃:形容仪态庄重严肃。
  • 民具瞻:民众都仰望。
  • 光风回春:比喻政治清明,社会风气好转。
  • 剩水残山:指经过战乱后的残破景象。
  • 振枯槁:使枯萎的植物重新焕发生机。
  • 去思剧口:离去后人们思念不已,口口相传。
  • 奔趋衮衮:形容人们争相奔走,忙碌不停。
  • 登要津:比喻担任重要职务。
  • 时雍:和谐,安定。
  • 仕宦未有如公贫:形容虽然做官,但生活依然清贫。
  • 饮冰食蘖:比喻生活清苦。
  • 浊径终不污清渭:比喻虽然身处污浊的环境,但保持清白。
  • 台阁诸老:指朝廷中的老臣。
  • 鄢城弦歌:指在鄢城(今河南鄢陵)的治理,使民风和谐。
  • 达以长官无不可:指以长官的身份,无所不能。
  • 绣衣白简:指官服和文书,象征官员身份。
  • 青骢马:青白色的马,常用来形容官员的坐骑。

翻译

你曾经穿着新进士的衣衫,学问深厚,精神饱满,态度清高且有胡须。处理政事严肃认真,仪态庄重严肃,民众都仰望你。政治清明,社会风气好转,使枯萎的植物重新焕发生机,即使是在战乱后的残破景象中。至今我们家乡的老人们,离去后人们思念不已,口口相传你的好。

当时进士有几百人,人们争相奔走,忙碌不停,都担任重要职务。社会和谐,安定,圣恩深厚,但做官的你生活依然清贫。你的家族世代秉持周礼,伯叔兄弟都官职显赫。虽然生活清苦,但身处污浊的环境,你依然保持清白。

如今四海之内都享受太平,太平天子英明。朝廷中的老臣都老成持重,难道不会将你的大名记录下来吗?在鄢城的治理,使民风和谐,以长官的身份,无所不能。故人在天上等待你的到来,穿着官服,手持文书,骑着青白色的马。

赏析

这首诗是王冕送别沙德润前往焉城的作品,通过对沙德润的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光风回春”、“剩水残山”等,形象地描绘了沙德润在政治和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诗也表达了对沙德润的深厚友情和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冕的诗歌才华。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