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分水戍

行役忽离忧,复此怆分流。 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 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 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役:因服军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 :悲伤。
  • :急流的水。
  • 萦丛:环绕着草木。
  • 曲涧:曲折的溪涧。
  • 阴岩:背阳的山岩。
  • 结晦:凝聚着昏暗。
  • 宿莽:经冬不死的草。
  • 霜晨:有霜的清晨。
  •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翻译

因服役而远行,忽然感到忧愁,再次面对这悲伤的分流。 溅起的石头使回旋的急流发出呜咽,环绕着草木的曲折溪涧显得幽深。 背阳的山岩总是凝聚着昏暗,经冬不死的草竞相含着秋意。 何况是霜降的清晨,寒风已经侵入了边防的瞭望楼。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行役途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溅石回湍咽”和“阴岩常结晦”等生动意象,传达出深沉的忧愁和孤独感。诗中“宿莽竞含秋”一句,巧妙地以自然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结尾的“寒风入戍楼”更是加深了边塞的荒凉与寒冷,体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慨。

骆宾王

骆宾王

骆宾王,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作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瞾檄文》。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