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昌化山精舍

宝地乘峰出,香台接汉高。 稍觉真途近,方知人事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宝地:指昌化山精舍,即寺庙。
  • 乘峰:依傍山峰。
  • 香台:供奉佛像的台子。
  • 接汉:接近天空,形容高耸。
  • 真途:指通往真理或佛法的道路。
  • 人事:指世俗的事务和烦恼。

翻译

寺庙依傍着山峰显得格外高耸,供奉佛像的台子仿佛接近了天空。 渐渐感觉到通往真理的道路近在咫尺,这才明白世俗的事务是多么劳心劳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游历昌化山精舍时的所感所悟。通过“宝地乘峰出,香台接汉高”的壮阔景象,诗人表达了对佛教圣地的敬仰之情。后两句“稍觉真途近,方知人事劳”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佛法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寻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越。

卢照邻

卢照邻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初唐诗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有三子,现其后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县内。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