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儒大德归柏梯寺

· 薛能
柏梯还拟谢微官,遥拟千峰送法兰。 行径未曾青石断,拂床终有白云残。 京尘濯后三衣洁,山舍禅初万象安。 薇蕨纵多师莫踏,我心犹欲尽图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柏梯:指柏梯寺,诗中提到的地点。
  • 谢微官:辞去微不足道的官职。
  • 遥拟:远远地设想。
  • 千峰:形容山峰众多。
  • 法兰:此处可能指佛教中的法门或修行之道。
  • 行径:行走的小路。
  • 青石断:青石铺成的小路中断。
  • 拂床:整理床铺。
  • 白云残:残留的白云,比喻高洁。
  • 京尘濯后:洗净京城的尘埃。
  • 三衣:佛教僧侣的三种袈裟,代表清净。
  • 山舍禅初:在山中的住所开始禅修。
  • 万象安:万物都显得宁静和谐。
  • 薇蕨:一种植物,这里指山中的野菜。
  • 师莫踏:师父不要踩踏。
  • 尽图看:尽情地观看。

翻译

我打算辞去微不足道的官职,远望群山送别修行之道。 行走的小路未曾因青石中断,整理床铺仍有白云残留。 洗净京城的尘埃后,僧衣更加洁净,山中的住所开始禅修,万物都显得宁静和谐。 尽管山中的野菜很多,但师父不要踩踏,我的心愿是尽情地观看这一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薛能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柏梯还拟谢微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通过“遥拟千峰送法兰”、“行径未曾青石断”等句,诗人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薇蕨纵多师莫踏,我心犹欲尽图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保护,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无限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薛能

唐汾州人,字大拙。武宗会昌六年进士第。宣宗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懿宗咸通中摄嘉州刺史,历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僖宗广明元年,周岌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癖于诗,日赋一章,有《江山集》、《许昌集》。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