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 薛能
何处发昆崙,连乾复浸坤。 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 岸裂新冲势,滩馀旧落痕。 横沟通海上,远色尽山根。 勇逗三峰坼,雄标四渎尊。 湾中秋景树,阔外夕阳村。 沫乱知鱼呴,槎来见鸟蹲。 飞沙当白日,凝雾接黄昏。 润可资农亩,清能表帝恩。 雨吟堪极目,风度想惊魂。 显瑞龟曾出,阴灵伯固存。 盘涡寒渐急,浅濑暑微温。 九曲终柔胜,常流可暗吞。 人间无博望,谁复到穷源。
拼音

所属合集

#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昆崙:亦作“昆仑”,昆仑山。
  • 乾(qián):八卦之一,代表天。
  • :八卦之一,代表地。
  • 雁塞:泛指北方边塞。
  • 龙门:即禹门口,在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
  • 渎(dú):指江、河、淮、济四渎。
  • 呴(xǔ):吐口水,引申为张口吐出。
  • 槎(chá):木筏。
  • 博望:即张骞,封博望侯。

翻译

黄河从哪里发源于昆仑山,连天接地又浸润乾坤。波浪浑浊流经北方边塞,声威振动发自龙门。河岸开裂是新的冲击之势,河滩上还留着旧日的水落痕迹。横向的水流沟通大海,远方的颜色延伸到山根。其气势勇猛足以使三峰开裂,雄奇可作四渎的尊长。河湾中是秋天景色的树木,宽阔之外是夕阳下的村庄。水沫纷乱就知道鱼儿在吐水,木筏漂来能看见鸟儿蹲在上面。飞扬的沙石迎着白日,凝聚的雾气连接着黄昏。滋润可以资助农田,清澈能够表明帝王的恩德。雨中吟唱可以极目远眺,风的姿态令人惊魂。明显的祥瑞之龟曾经出现,阴暗的神灵本来就存在。回旋的漩涡寒气渐渐加急,浅浅的急流夏日稍有温热。即使经过九曲最终也会以柔胜出,平常的水流可以暗暗吞没其他。人间如果没有张骞,谁又能再到那黄河的源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和伟大力量。从黄河的源头、流经之地、水势、岸边景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展现出黄河的雄伟气势和对大地的滋润。它的声威,它的姿态,它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以及它所蕴含的种种意象,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提到了黄河的一些特点和象征意义,如与祥瑞、神灵等的联系,表达了对黄河的敬畏与赞美之情。诗中还提及了一些黄河相关的典故,如博望侯张骞,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整体语言雄浑有力,意境恢宏大气,让读者充分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

薛能

唐汾州人,字大拙。武宗会昌六年进士第。宣宗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懿宗咸通中摄嘉州刺史,历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僖宗广明元年,周岌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癖于诗,日赋一章,有《江山集》、《许昌集》。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