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乔判官赴福州

扬帆向何处,插羽逐征东。 夷落人烟迥,王程鸟路通。 江流回涧底,山色聚闽中。 君去凋残后,应怜百越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扬帆:(yáng fān)指船只张开帆布,准备起航。
  • 插羽:(chā yǔ)古代传递急件时,会在信件上插上羽毛,表示紧急。
  • 征东:(zhēng dōng)指向东方征伐或行进。
  • 夷落:(yí luò)指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 人烟迥:(rén yān jiǒng)人烟稀少,偏远。
  • 王程:(wáng chéng)指朝廷的命令或行程。
  • 鸟路:(niǎo lù)比喻险峻难行的道路。
  • 涧底:(jiàn dǐ)山涧的底部。
  • 闽中:(mǐn zhōng)指福建省中部地区。
  • 百越:(bǎi yuè)古代对南方各民族的总称,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翻译

扬起帆布,你将驶向何方?插上羽毛,急速向东征行。 你将到达那遥远边疆,人烟稀少之地,朝廷的使命,穿越险峻的山路。 江水蜿蜒流过山涧底部,山色在福建中部汇聚成景。 当你到达那凋零残破之地,应会感受到百越之地的一片空旷。

赏析

这首诗是刘长卿送别乔判官赴福州的作品,通过描绘扬帆远航、插羽征东的场景,展现了乔判官即将踏上的艰险旅程。诗中“夷落人烟迥”和“山色聚闽中”等句,既表达了旅途的遥远与艰险,也描绘了福建的自然风光。结尾的“应怜百越空”则透露出诗人对乔判官即将面对的荒凉景象的同情与关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旅途艰险的深刻理解。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4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