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鸲鹆歌
山鸲鹆,长在此山吟古木。嘲唽相呼响空谷,哀鸣万变如成曲。
江南逐臣悲放逐,倚树听之心断续。巴人峡里自闻猿,燕客水头空击筑。
山鸲鹆,一生不及双黄鹄。朝去秋田啄残粟,暮入寒林啸群族。
鸣相逐,啄残粟,食不足。青云杳杳无力飞,白露苍苍抱枝宿。
不知何事守空山,万壑千峰自愁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鸲鹆 (shān qú yù):一种山中的鸟类,也称为山鹧鸪。
- 嘲唽 (cháo zhā):形容鸟叫声。
- 巴人峡:指巴蜀地区的峡谷。
- 燕客水头:指燕地(今河北省一带)的水边。
- 击筑 (jī zhù):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指击筑声。
- 黄鹄 (huáng hú):一种大型的鸟,比喻高贵或远大的志向。
- 杳杳 (yǎo yǎo):形容深远或看不见的样子。
- 白露 (bái lù):秋天的露水,也指白露节气。
翻译
山鸲鹆,长久在这座山中吟唱古老的树木。它们在空谷中相互呼唤,声音嘲唽,仿佛哀鸣万变,如同成曲。 江南的逐臣因放逐而悲伤,倚树听这声音,心中感受断断续续。巴蜀峡谷中的人自听猿啼,燕地的客人水边空自击筑。 山鸲鹆,一生不如双黄鹄。早晨去秋天的田野啄食残余的谷粒,晚上进入寒冷的林中呼啸群族。 鸣叫相互追逐,啄食残余的谷粒,食物不足。青云深远无力飞翔,白露苍苍抱枝而宿。 不知何事守在这空山,万壑千峰独自愁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鸲鹆的生活状态,抒发了诗人对自由与高远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愁思。诗中,山鸲鹆的哀鸣与江南逐臣的悲情相互映照,表达了诗人对放逐生活的深切感受。同时,通过对比山鸲鹆与黄鹄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刘长卿诗歌的深沉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