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至日愁中寄郑明府
失计为卑吏,三年滞楚乡。
不能随世俗,应是昧行藏。
白璧空无玷,黄沙只自伤。
暮天乡思乱,晓镜鬓毛苍。
灰管移新律,穷阴变一阳。
岁时人共换,幽愤日先长。
拙宦惭知己,无媒悔自强。
迍邅羞薄命,恩惠费馀光。
众口诚难称,长川却易防。
鱼竿今尚在,行此掉沧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失计:失策,计划错误。
- 卑吏:低级官员。
- 滞楚乡:滞留在楚地,指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
- 昧行藏:不明智地隐藏自己的才能或志向。
- 白璧:洁白无瑕的玉璧,比喻清白无辜。
- 玷:污点。
- 黄沙:此处可能指荒凉之地,或比喻困境。
- 灰管:古代用来观测天文现象的仪器,此处指时间的变化。
- 新律:新的历法或节气。
- 穷阴:极度的阴冷。
- 一阳:指冬至后阳气开始回升。
- 拙宦:不善为官,指自己在官场上的不成功。
- 无媒:没有得到有力的推荐或帮助。
- 自强:自我努力。
- 迍邅:困顿,处境艰难。
- 薄命:命运不好。
- 恩惠:他人给予的好处或帮助。
- 费馀光:浪费了多余的光阴或机会。
- 众口:众人的议论。
- 长川:长河,比喻事情的流程或时间的长河。
- 易防:容易防范或控制。
- 鱼竿:钓鱼的工具,此处比喻隐居或退隐的生活。
- 掉沧浪:在沧浪之中垂钓,指隐居生活。
翻译
我计划失误,成为了一名低级官员,三年来一直滞留在楚地。不能随波逐流,应该是我不够明智,隐藏了自己的才能和志向。我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玉璧,却没有任何污点,身处黄沙之中,只能自伤。每当黄昏,我的思乡之情就变得混乱,早晨照镜子,发现自己的鬓发已经苍白。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节气到来,极度的阴冷开始转变为阳气。每年人们都在变化,我的内心忧愤却日益增长,感到自己在官场上的不成功,因为没有得到有力的推荐而后悔自己的努力。我困顿于命运的不佳,感激他人给予的帮助,却也感到浪费了许多光阴。众人的议论实在难以取悦,时间的长河却容易控制。我的鱼竿至今还在,我将用它去沧浪之中垂钓,过上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刘商对自己官场生涯的失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白璧空无玷,黄沙只自伤”一句,既显示了诗人的清高自持,也反映了他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通过对比“白璧”与“黄沙”,诗人突出了自己的纯洁与环境的恶劣。后文中的“鱼竿今尚在,行此掉沧浪”则明确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希望通过垂钓来逃避世俗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