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讲堂

锦里淹中馆,岷山稷下亭。 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 槐落犹疑市,苔深不辨铭。 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锦里:地名,在今四川成都。
  • 淹中:指深奥的学问或典籍。
  • 岷山:山名,在四川境内。
  • 稷下:古代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是战国时期学术文化中心。
  • 空梁:空荡荡的屋梁。
  • 丹青:指绘画。
  • 槐落:槐树落叶。
  • :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 二千石:古代官职的俸禄等级,这里指高级官员。
  • 江汉:长江和汉水,这里指代湖北地区。

翻译

在锦里的学馆中,岷山下的稷下亭里, 空荡的屋梁上没有燕雀,古老的墙壁上却有精美的绘画。 槐树落叶,仿佛还留有市场的痕迹, 苔藓丛生,使得铭文难以辨认。 真是贤良的高级官员啊, 在江汉之地留下了不朽的精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古老学堂的景象,通过对空梁、古壁、槐落、苔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古朴的氛围。诗中“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一句,既表现了学堂的寂静,又赞美了其文化底蕴。结尾提到“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则是对曾经在此任职的高级官员的赞颂,认为他们的精神如同江汉之水,永存不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贤良官员的敬仰之情。

卢照邻

卢照邻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初唐诗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有三子,现其后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县内。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