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天回

· 鲍溶
日动萧烟上泰坛,帝从黄道整和銮。 风前貔武回雕仗,云里神龙起画竿。 金鸟赦书鸣九夜,玉山寿酒舞千官。 始知报本终朝礼,旧典时巡只自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郊天:古代帝王在郊外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
  • :返回。
  • 萧烟:祭祀时燃烧的香烟。
  • 泰坛:古代用于祭祀天地的坛场。
  • 黄道:古人认为太阳在天球上运行的轨迹。
  • 和銮:古代车上的铃铛,这里指皇帝的车驾。
  • 貔武: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这里比喻勇猛的军队。
  • 雕仗:装饰华丽的仪仗。
  • 画竿:彩绘的旗杆。
  • 金鸟: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可能指太阳。
  • 赦书:宣布大赦的文书。
  • 玉山: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皇宫。
  • 寿酒:祝寿的酒。
  • 报本:回报根本,指对天地神灵的感恩。
  • 终朝:整个早晨。
  • 旧典:古代的典章制度。
  • 时巡:按时巡视。

翻译

太阳初升,香烟缭绕升上泰坛,皇帝沿着黄道整顿车驾。 风中,勇猛的军队仪仗回旋,云间,神龙般的彩旗飘扬。 金鸟般的太阳照亮了宣布大赦的夜晚,玉山般的皇宫中,千官共饮寿酒,欢舞庆祝。 由此可知,回报天地神灵的朝礼是终朝之礼,遵循古代典章制度,按时巡视,实属不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皇帝郊天祭祀的盛大场面,通过“萧烟”、“泰坛”、“黄道”等词语,展现了祭祀的庄严与神圣。诗中“貔武回雕仗”、“神龙起画竿”等句,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现了仪仗的华丽和军队的威武。后两句则通过“金鸟赦书”、“玉山寿酒”等意象,传达了皇帝的仁慈和朝臣的欢庆。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宏大,体现了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对国家繁荣的赞美。

鲍溶

鲍溶

唐人,字德源。宪宗元和进士。与李益交厚。古诗乐府,可称独步。卒飘蓬薄宦,客死三川。有集。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