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仙二首其一

· 鲍溶
昆崙九层台,台上宫城峻。 西母持地图,东来献虞舜。 虞宫礼成后,回驾仙风顺。 十二楼上人,笙歌沸天引。 裴回扶桑路,白日生离恨。 青鸟更不来,麻姑断书信。 乃知东海水,清浅谁能问。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昆崙(kūn lún):古代神话中的山名,常被认为是天界的象征。
  • 西母:即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 虞舜: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 笙歌:指音乐和歌声。
  • 裴回(péi huí):徘徊,来回走动。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太阳升起的地方。
  • 白日:明亮的太阳。
  • 青鸟:神话中传递信息的鸟。
  • 麻姑:古代神话中的仙女。
  • 东海水:指东海,这里可能象征着遥远的、难以触及的事物。

翻译

昆崙山上有一座九层的台,台上的宫殿高耸峻峭。 西王母手持着地图,从东方来到虞舜的宫廷献上。 虞舜的宫廷举行完仪式后,驾着仙风返回。 十二楼上的仙人们,笙歌之声响彻云霄。 我在扶桑路上徘徊,白日之下生出了离别的遗憾。 青鸟不再来,麻姑也断了书信。 这就是东海的水,清澈而浅显,谁能探问其深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场景,通过昆崙山、西王母、虞舜等元素,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诗中“十二楼上人,笙歌沸天引”展现了仙境中的欢乐与繁华,而“裴回扶桑路,白日生离恨”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离别的哀愁。最后,通过“东海水”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遥远、神秘事物的探寻与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哲理思考。

鲍溶

鲍溶

唐人,字德源。宪宗元和进士。与李益交厚。古诗乐府,可称独步。卒飘蓬薄宦,客死三川。有集。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