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大夫挽词五首

昔去梅笳发,今来薤露晞。 彤驺朝帝阙,丹旐背王畿。 城郭犹疑是,原陵稍觉非。 九原如可作,千载与谁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梅笳(méi jiā):指梅花,这里可能指梅花开放的季节。
  • 薤露(xiè lù):薤草上的露水,常用来比喻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 彤驺(tóng zōu):红色的马,这里指官员的仪仗。
  • 帝阙(dì què):皇宫的大门,代指朝廷。
  • 丹旐(dān zhào):红色的灵旗,用于葬礼。
  • 王畿(wáng jī):古代指京城周围的地区。
  • 原陵(yuán líng):指墓地。
  • 九原(jiǔ yuán):指墓地,也泛指阴间。
  • (zuò):兴起,这里指复活。

翻译

昔日离去时梅花正盛开,如今归来薤草上的露水已干。 红色的马队朝向皇宫,红色的灵旗背向京城。 城郭依旧,仿佛还是那个样子,墓地却稍感陌生。 若九原之地可以复活,千年之后又与谁同归。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乐大夫生前与死后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归宿的深刻感慨。诗中“梅笳发”与“薤露晞”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生命的盛放,后者则暗示生命的消逝。后两句则通过城郭与原陵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生死的界限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则寄托了诗人对死后世界的遐想和对人生归宿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哲理思考。

骆宾王

骆宾王

骆宾王,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作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瞾檄文》。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