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三十二馀罢,鬓是潘安仁。
四十九仍入,年非朱买臣。
纵横愁系越,坎壈倦游秦。
出笼穷短翮,委辙涸枯鳞。
穷经不沾用,弹铗欲谁申。
天子未驱策,岁月几沈沦。
轻生长慷慨,效死独殷勤。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一得视边塞,万里何苦辛。
剑匣胡霜影,弓开汉月轮。
金刀动秋色,铁骑想风尘。
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
勒功思比宪,决略暗欺陈。
若不犯霜雪,虚掷玉京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潘安仁(pān ān rén):即潘岳,西晋文学家,以美貌著称,后世常用“潘安”形容美男子。
- 朱买臣(zhū mǎi chén):西汉人,以贫贱出身而终成大器,后世常用其名比喻贫贱出身而显贵。
- 坎壈(kǎn lǎn):困顿,不得志。
- 短翮(duǎn hé):短小的翅膀,比喻才能有限。
- 委辙(wěi zhé):陷入困境。
- 涸枯鳞(hé kū lín):干涸的鱼鳞,比喻处境艰难。
- 弹铗(tán jiá):弹剑,比喻请求帮助或表达不满。
- 驱策(qū cè):驱使,指挥。
- 沈沦(chén lún):沉没,指时光流逝。
- 易水客(yì shuǐ kè):指荆轲,战国时期刺客,曾于易水送别。
- 渭川人(wèi chuān rén):指渭水边的人,这里可能指普通百姓。
- 玉京(yù jīng):指京城,这里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翻译
我三十多岁就已辞官,鬓发如潘安般斑白。 四十多岁又重新入仕,年纪已非朱买臣当年。 四处奔波,忧愁困顿,疲倦于游历秦地。 像出笼的鸟儿翅膀短小,如枯鱼陷入干涸的车辙。 苦读经书却不得用,弹剑求援又向谁申诉。 天子尚未驱使我,岁月已悄然流逝。 我轻生慷慨,愿为国捐躯,忠诚不二。 徒有荆轲易水的悲歌,空老于渭水之滨的平凡。 一旦得以守卫边疆,万里之遥又何惧艰辛。 剑匣映着胡地的霜雪,弓开如满月。 金刀舞动,秋色凛然,铁骑驰骋,风尘仆仆。 为国忠诚,不计贫贱,甘愿牺牲。 立志勒石记功,智谋不逊于陈平。 若不经历风霜,岂不是虚度了京城的美好春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骆宾王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诗人通过对比潘安和朱买臣的典故,反映了自己的仕途坎坷和年华老去。他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渴望,愿意为国捐躯,展现了一种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诗的最后,诗人以边塞守卫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愿意在艰苦的环境中为国家效力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京城安逸生活的不屑,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