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寄萧立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 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 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 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 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风:北风。
  • 塞草:边塞的草。
  • 瀛壖:海边地。
  • 辽碣:辽东和碣石,泛指边远地区。
  • 穷发:极远的荒地。
  • 契阔:离合,聚散。
  • 荏苒:时间渐渐过去。
  • 索居:孤独地生活。
  • 音尘:消息,音讯。

翻译

北风吹拂着边塞的草,寒露日夜凝结。我一路行走到海边,暮色中归思涌上心头。在驿站楼上,我眺望万里,远望辽东和碣石。远处的海洋融入荒原,平坦的草地延伸至极远的荒地。旧时的国家只在梦中出现,故人却远在胡地和越地。离合阻隔了风中的约定,时间流逝,我们像雨中的别离。在海西望着京口,两地相隔天边。孤独地生活,转眼已是秋天,再次笑问何时能相见。南望日落之处,只见飞鸟消失在天际。音讯难以得到,如何慰藉我的饥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孤及在边塞海边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通过北风、寒露、远海、荒原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辽阔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和旧国的深深思念。诗中“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一句,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远方与近处结合,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独孤及

独孤及

独孤及,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 8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