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仲

· 钱起
天朴非外假,至人常晏如。 心期邈霄汉,词律响琼琚。 举酒常叹息,无人达子虚。 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 考室晋山下,归田秦岁初。 寒云随路合,落照下城馀。 千里还同术,无劳怨索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朴(tiān pǔ):天生的质朴。
  • 外假:外来的装饰或影响。
  • 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 晏如:安然自得的样子。
  • 心期:心中的期望。
  • (miǎo):遥远。
  • 霄汉:天空极高处。
  • 词律:诗词的格律。
  • 琼琚(qióng jū):美玉,比喻美好的诗句。
  • 子虚:虚构的,不真实的事物。
  • 夜光:指夜明珠。
  • 隋掌:隋侯之珠,传说中的宝珠。
  • 骥騄(jì lù):骏马。
  • 盐车:运盐的车,比喻才能被埋没。
  • 考室:指完成学业或考试。
  • 归田:指辞官归隐。
  • 秦岁初:秦地的年初,指时间。
  • 落照:夕阳的余晖。
  • 索居:孤独地居住。

翻译

天生的质朴不是外来的装饰所能比拟,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总是安然自得。心中的期望遥望天空极高处,诗词的格律响亮如同美玉。举起酒杯时常叹息,没有人能理解这虚构的意境。夜明珠失去了隋侯之珠的光辉,骏马被埋没在运盐的车中。完成学业在晋山之下,辞官归隐在秦地的年初。寒云随着道路汇聚,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城池的残余。千里之外仍然同道,不必为孤独地居住而怨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远大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中才华被埋没的感慨。诗中“天朴非外假”和“至人常晏如”展现了诗人对内在品质的重视和对道德修养的向往。通过“心期邈霄汉”和“词律响琼琚”,诗人描绘了自己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后半部分则通过比喻和象征,抒发了对才华被忽视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钱起

钱起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进士,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又与郎士元齐名,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4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