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敩(xiào):学习,模仿。
- 颜鲁公:即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
- 挺赟:人名,诗中的主角。
- 惠学:博学。
- 该:通“赅”,完备。
- 儒释:儒家和佛教。
- 颜徐:颜真卿和徐浩,均为唐代著名书法家。
- 真草:楷书和草书。
- 纪行诗:记录旅行见闻的诗。
- 诮(qiào):责备,讽刺。
- 垂鞭:垂下马鞭,指停止不前。
- 鸣镝(dí):响箭,古代用于发号施令。
- 金榜:寺庙的匾额。
- 隅(yú):角落。
- 闰月:农历中为调整历法误差而增加的月份。
- 过得无:是否能过去。
翻译
挺赟学识广博,精通儒家和佛教,他的袖中藏着颜真卿和徐浩的真草书法作品。一次斋戒后,他请求我为他写一首纪行诗,我责备他为何停滞不前,还在玩弄响箭。寺庙的匾额悬挂在半山腰,石路荒凉,松树已枯萎。老虎的脚印印在雪地上,大如斗,闰月的暮色中,我是否能安全通过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挺赟的学识与书法造诣,以及他请求诗人卢纶为其纪行诗的情景。诗中通过对寺庙荒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沉思的氛围。末句以虎迹和闰月暮色为背景,增添了一丝神秘与不安,反映了诗人对旅途安全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