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乐九章歌东军第三

遐哉庙略,赫矣台臣。 横戈碣石,倚剑浮津。 风丘拂箨,日域清尘。 岛夷复祀,龙伯来宾。 休兵宇县,献馘天闉。 旆海凯入,耀辉震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遐哉:遥远啊。
  • 庙略:指朝廷的谋略。
  • 赫矣:显赫啊。
  • 台臣:指朝廷大臣。
  • 横戈:横持戈矛,指战士。
  •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 倚剑:佩剑。
  • 浮津:渡口。
  • 风丘:风中的山丘。
  • 拂箨:扫去竹笋的皮。
  • 日域:指太阳照耀的地方。
  • 清尘:清除尘埃,比喻平定战乱。
  • 岛夷:古代对沿海居民的称呼。
  • 复祀:恢复祭祀。
  • 龙伯:古代传说中的巨人族。
  • 来宾:来朝贡。
  • 休兵:停止战争。
  • 宇县:指天下。
  • 献馘: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
  • 天闉:天子的城门。
  • 旆海:旌旗如海。
  • 凯入:凯旋归来。
  • 耀辉震震:光辉闪耀,形容胜利的景象。

翻译

啊,多么遥远的朝廷谋略,多么显赫的朝廷大臣。 战士们横持戈矛在碣石山,佩剑立于渡口。 风中的山丘扫去了竹笋的皮,太阳照耀的地方清除了尘埃。 岛上的居民恢复了祭祀,龙伯族来朝贡。 停止了战争,天下太平,献上敌人的左耳在天子的城门前。 旌旗如海,凯旋归来,胜利的光辉闪耀。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朝廷的英明决策和战士们的英勇,描绘了战争胜利后的和平景象。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横戈碣石”、“倚剑浮津”等,展现了战士们的威武形象。同时,“风丘拂箨,日域清尘”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战后的宁静与和平。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雄的赞颂。

卢照邻

卢照邻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初唐诗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有三子,现其后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县内。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