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四首

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 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 雍容谢朝廷,谈笑奖人伦。 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 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帛:古代用于祭祀的玉器和丝织品,此处指珍贵的礼物。
  • 奄尹:古代官名,掌管宫廷事务。
  • 斧锧:古代刑具,斧头和砧板,用于斩首。
  • :遭受。
  • 缙绅:古代官吏的装束,也指官吏。
  • :远。
  • 卷舒:指行为举止的自由自在。
  • 雍容:从容不迫的样子。
  • :辞别。
  • 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规范。
  • :隐晦,不显露。
  • 冲情:淡泊的情感。
  • :鉴别,此处意为评价。
  • 负甑:古代的一种陶制炊具,此处比喻简朴的生活。
  • 折角巾:古代一种有角的头巾,此处指高洁的品行。
  • 悠悠:众多。
  • 仙舟: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翻译

在大汉朝末年,小人的势力开始兴起。珍贵的礼物被宫廷官员占有,而正直的官员却遭受刑罚。遥远的郭先生,他的行为举止自由自在,真实自然。他从容地辞别朝廷,谈笑间对人伦关系给予赞赏。在隐晦中不脱离世俗,在混乱中不亲近任何人。诸侯不能成为他的朋友,天子也不能使他臣服。他淡泊的情感评价简朴的生活,高洁的品行赢得了重价。众多的天下士人,在洛桥津相送。谁知道在那仙舟之上,却是寂静无人相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大汉末年社会现象的描述,赞美了郭先生高洁独立的人格。诗中,“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而郭先生的形象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他不受世俗束缚,不畏权贵,保持了自己的独立与高洁。诗的最后,以“仙舟”比喻郭先生的超凡脱俗,表达了对其高尚品质的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赞美。

卢照邻

卢照邻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初唐诗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有三子,现其后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县内。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