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堂溪

· 薛能
三面接渔樵,前门向郡桥。 岸沙崩橘树,山径入茶苗。 夜拥军烟合,春浮妓舸邀。 此心无与醉,花影莫相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渔樵(yú qiáo):渔夫和樵夫,泛指从事渔猎和砍柴的人。
  • 郡桥:连接郡城与外界的桥梁。
  • :这里指沙岸因水流冲刷而崩塌。
  • 橘树:柑橘类的树木。
  • 山径:山间的小路。
  • 茶苗:种植的茶树幼苗。
  • 军烟:军营中的炊烟,这里指军队的存在。
  • 春浮:春天漂浮。
  • 妓舸(jì gě):载有妓女的船只。
  • :大船。
  • 此心:这里指作者的心情。
  • 无与醉:没有醉意,无法沉醉。
  • 花影:花下的影子。
  • 莫相烧:不要相互焚烧,这里比喻不要让花影的美景被破坏。

翻译

三面环绕着渔夫和樵夫的居所,前门正对着通往郡城的桥梁。 岸边的沙地崩塌,橘树裸露,山间小路通向茶树的苗圃。 夜晚军营的炊烟弥漫,春天妓女的船只漂浮邀请。 我的心情并未因此沉醉,花下的影子请不要相互焚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山村景象。诗中,“三面接渔樵”和“前门向郡桥”勾勒出了一个与世隔绝却又与外界有所联系的小环境。橘树和茶苗的描绘,增添了自然的气息和生活的痕迹。夜晚的军烟和春天的妓舸,虽然带来了外界的喧嚣,但诗人的心情并未因此而沉醉,反而更加珍惜眼前宁静的自然美景,希望花影不要被破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世俗的淡漠。

薛能

唐汾州人,字大拙。武宗会昌六年进士第。宣宗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懿宗咸通中摄嘉州刺史,历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僖宗广明元年,周岌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癖于诗,日赋一章,有《江山集》、《许昌集》。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