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邑中欲立周文襄公祠喜而赋此

· 沈周
文襄化去我其鱼,满地疲癃九死馀。 永某旧恩骄众鼠,宋公新术诳群狙。 空闻庙貌图君实,又恐人言赋子虚。 愿见丹青一挥泪,更将遗爱壁间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邑中:指地方上。
  • 周文襄公:指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被尊称为“文襄公”。
  • 疲癃:指身体极度疲乏,病态。
  • 永某:指永州,周敦颐曾在此任职。
  • 宋公:指宋代的某位官员。
  • 群狙:指众多的猴子,比喻愚昧无知的人群。
  • 庙貌:指庙宇的外观。
  • 君实:指周敦颐的字。
  • 子虚:虚构,不真实。
  • 丹青:指绘画。
  • 遗爱:指留下的恩惠或影响。

翻译

周文襄公去世后,我感觉自己像是被遗弃的鱼,满地都是疲惫不堪、几乎死去的人。永州的老鼠因为旧时的恩惠而变得骄横,宋代的官员用新奇的策略欺骗了众多的愚民。虽然听说要为周敦颐立庙,但又担心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我希望能看到一幅画,让我能够流泪,更希望能在墙壁上记录下他留下的恩惠。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周敦颐去世后的深切怀念和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虑。诗中,“我其鱼”形象地表达了失去周敦颐后的无助和孤独感。通过对比“永某旧恩”与“宋公新术”,诗人揭示了社会上的不公和愚昧。最后,诗人希望通过建立庙宇和绘画来纪念周敦颐,表达了对周敦颐遗爱的深切怀念和希望其精神永存的愿望。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