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西北楼。罗敷贵家子,足不逾门枢。 性颇喜蚕作,采桑南陌头。上枝结笼系,下枝挂笼钩。 堕髻何缭绕,颜色以敷愉。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故绸缪。少年见罗敷,袒裼出臂膋。 来归相怨怒,且复坐斯须。使君自南来,驻我五马车。 遣吏前致问,为是谁家姝?罗敷小家女,秦氏有高楼。 西邻焦仲卿,兰芝对道隅。罗敷年几何,十五为人妇。 嫁复一年余,力桑以作苦。孰与使君俱?使君复为谁? 蚕桑所自娱,小吏无所畏。使君一何迂:"罗敷他人妇,使君他人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左右三河长,负弩为先驱。 何用识夫婿,飞盖随高车。象牙为车轸,桂树为轮舆。 白马为上襄,两骖皆骊驹。青丝为马靷,黄金为辔头。 腰中千金剑,自名为鹿卢。起家府小吏,拜为朝大夫。 稍迁郡太守,出入专城居。月朔朝京师,观者盈路衢。 为人既白晰,鬑鬑有髭须。四十尚不足,三十颇有余。 座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罗敷(luó fū):古代美女名,这里指诗中的女主角。
  • 门枢(mén shū):门上的转轴,这里指门。
  • 缃绮(xiāng qǐ):淡黄色的绸缎。
  • 紫绮(zǐ qǐ):紫色的绸缎。
  • 绸缪(chóu móu):缠绵,这里指放下担子,停留观看。
  • 袒裼(tǎn xī):裸露上身。
  • 臂膋(bì liáo):臂上的肉。
  • 使君(shǐ jūn):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 五马车(wǔ mǎ chē):古代高官乘坐的五匹马拉的车。
  • 小吏(xiǎo lì):低级官员。
  • (yū):迂腐,不合时宜。
  • 飞盖(fēi gài):飞驰的车盖,指快速行驶的车。
  • 车轸(chē zhěn):车底部的横木。
  • 轮舆(lún yú):车轮和车箱。
  • 上襄(shàng xiāng):指马车上的装饰。
  • (cān):古代指驾在车两旁的马。
  • 骊驹(lí jū):黑色的马。
  • 马靷(mǎ yǐn):马的缰绳。
  • 辔头(pèi tóu):马的嚼子和缰绳。
  • 鹿卢(lù lú):古代宝剑名。
  • 月朔(yuè shuò):每月的初一。
  • 路衢(lù 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 白晰(bái xī):皮肤白净。
  • 鬑鬑(lián lián):形容胡须稀疏。
  • 髭须(zī xū):胡须。

翻译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亮了我们西北的楼阁。罗敷是贵族家的女儿,她的脚从未跨出过家门。她性格喜欢养蚕,常去南边的田间采桑。桑树的上枝挂着笼子,下枝挂着笼钩。她的发髻松散缭绕,面色愉悦。她穿着淡黄色的绸缎裙子,紫色的绸缎上衣。过路的人看到罗敷,都放下担子停下来观看。年轻人看到罗敷,裸露上身露出臂膀。回家后,人们相互抱怨,却又坐下来稍作停留。使君从南方来,停下了他的五马车。他派小吏上前询问,问这是谁家的美女?罗敷是普通家庭的女子,秦家有座高楼。西邻是焦仲卿,兰芝站在路旁。罗敷多大年纪了,十五岁就成为人妇。嫁过来已经一年多,辛苦地养蚕。她和使君相比如何?使君又是谁呢?养蚕是她自娱自乐的事,小吏无所畏惧。使君多么迂腐:“罗敷是别人的妻子,使君是别人的丈夫。东方有千余骑兵,我的丈夫在最前面。左右是三河的长官,背着弓箭作为先导。怎样识别我的丈夫?他的车盖飞驰在高车之上。车底是用象牙做的,车轮和车箱是用桂树做的。白马是车上的装饰,两旁的马都是黑色的。马的缰绳是青丝做的,马的嚼子和缰绳是黄金做的。腰间挂着价值千金的宝剑,名叫鹿卢。他从府中的小吏做起,被拜为朝中的大夫。后来升为郡太守,出入都有专车。每月的初一去朝见京师,观看的人挤满了道路。他皮肤白净,胡须稀疏。四十岁还不到,三十岁已经过了。座中数千人,都说我的丈夫非常出色。”

赏析

这首诗以罗敷的口吻,叙述了她的日常生活和对外界的好奇。诗中通过罗敷的服饰、行为和周围人的反应,生动地描绘了她的美貌和贵族气质。同时,通过罗敷与使君的对话,展现了她的聪明和独立,以及对丈夫的自豪。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罗敷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女性的地位。

李攀龙

李攀龙

明山东历城人,字于鳞,号沧溟。少孤家贫,嗜诗歌,厌训诂之学,日读古书,里人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广东司主事,擢陕西提学副使,累迁河南按察使。母丧,心痛病卒。官郎署时,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又益以吴国伦、徐中行称“后七子”,而以攀龙、世贞为魁首,操海内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论诗不读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读西汉以后人作。攀龙有才力,诗以声调称,然古乐府似临摹帖,并无可观。文章失之模拟生涩,而效之者甚众。有《古今诗删》、《李沧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