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诗谢山人榛
梁生起南海,负气何倜傥。
北交中原士,徘徊得吾党。
高名岂宿着,一朝奋鸿响。
时俗既淆浊,振衣念独往。
礼法难为工,局促向天壤。
王乔可等期,服食理非枉。
引领还罗浮,愿言税尘鞅。
俯视大河流,逶迤浮云上。
盛衰随物化,世情自卤莽。
吾意当告谁,黄金妒偃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倜傥(tì tǎng):形容人风流洒脱,不拘小节。
- 鸿响:指宏大的声响或影响。
- 淆浊:混乱不清。
- 振衣:整理衣襟,比喻振作精神。
- 局促:形容空间狭小或心情不安。
- 王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服食:指服用药物以求长生。
- 税:通“脱”,解脱。
- 尘鞅:尘世的束缚。
-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曲延续的样子。
- 卤莽:粗疏,轻率。
- 偃仰:仰卧,比喻安逸自在。
翻译
梁生从南海起身,他那负气的性格多么洒脱不羁。 北上结交中原的士人,徘徊中找到了我们这一党。 他的高名并非久已显赫,一日之间便发出了宏大的声响。 当时的世俗已经混乱不清,他整理衣襟决心独自前行。 礼法难以精通,他感到局促不安,面对天地。 期待与仙人王乔相等,服用药物以求长生理应不是虚妄。 他引领着我们回到罗浮山,希望能言解脱尘世的束缚。 俯视那大河,蜿蜒曲折如同浮云之上。 盛衰随着万物变化,世间的情感总是那么粗疏轻率。 我的心思应当告诉谁呢,黄金也无法比拟安逸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梁生的形象与志向,通过对比世俗的混乱与梁生的超然,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志向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振衣念独往”、“俯视大河流”,展现了梁生的独立精神和远大视野。结尾处的“黄金妒偃仰”则巧妙地以黄金为喻,强调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