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松

· 沈周
老夫惯与松传神,夹山倚涧将逼真。青云轧天见高盖,苍鳞裹烟呈古身。 我亦不知松在纸,松亦不知吾戏耳。吹灯照影蛟起舞,直欲排空掉长尾。 待松千丈岁须干,老夫何寿与作缘。不如笔栽墨培出,一笑何问人间大小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轧天:直插云霄。
  • 苍鳞:形容松树皮如苍老的鳞片。
  • 排空:冲天。
  • 笔栽墨培:用笔墨描绘和培育。

翻译

我这老头子习惯于画松树以传达其神韵,在山间溪旁描绘得栩栩如生。那松树直插云霄,仿佛高大的车盖,苍老的树皮裹着烟雾,呈现出古老的身姿。

我也不知道松树是否在纸上,松树也不知道我在戏弄它。吹灯时,松影摇曳,仿佛蛟龙起舞,直欲冲天而起,摇动长尾。

等到松树长到千丈高,岁月也将耗尽,我这老头子又怎能与之结缘长久。不如用笔墨来描绘和培育它,一笑之间,何必过问人间岁月的大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松树的高大古老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深厚感情和对绘画艺术的热爱。诗中,“青云轧天”、“苍鳞裹烟”等生动描绘了松树的雄伟与古老,而“我亦不知松在纸,松亦不知吾戏耳”则展现了作者与松树之间的心灵相通。最后,作者以笔墨来延续与松树的缘分,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无限热爱与追求。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