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李生

· 沈周
李生生北方,膂力矜奰屃。 桑弓劲如铁,轻引左右臂。 短衣猎南山,猛虎俱待毙。 官衢多骑劫,一发尝贯二。 含笑担其囊,辄补酒家费。 小饮三百杯,味薄不足睡。 夜半挟金饼,隔楼调邻妓。 横行长安中,五陵誇结义。 秋暑满溪閤,解衣诧能事。 搥床助谈屑,秉烛听未既。 众客不敢哗,慑此河朔气。 座无杨开府,娓娓当谁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膂力:体力,力气。
  • 矜奰屃(bì xì):形容力气大,勇猛。
  • 桑弓:用桑木制成的弓。
  • 骑劫:骑马抢劫。
  • 贯二:一箭射穿两个目标。
  • 河朔气:指北方人的豪迈气概。
  • 杨开府:指杨修,东汉末年名士,以才智著称。

翻译

李生来自北方,以其惊人的体力自夸。他的桑木弓坚硬如铁,轻松地拉动左右臂。穿着短衣在南山狩猎,猛虎都等待着被他捕杀。官道上常有骑马抢劫,他一箭就能射穿两人。他带着微笑,担起自己的行囊,常常用来补充酒家的费用。小酌三百杯,酒味淡薄不足以让他入睡。夜半时分,他带着金币,隔楼调戏邻家的妓女。在长安城中横行霸道,五陵的豪杰们夸赞他的结义。秋天的暑气充满了溪边的阁楼,他解开衣襟,自夸其能事。敲打着床榻助兴谈话,手持蜡烛听得入迷。众客不敢喧哗,慑于他的北方豪迈气概。座中没有杨修这样的才子,娓娓道来的故事又有谁来听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李生这位北方汉子的形象,通过对其体力、武艺和豪放不羁的生活方式的描述,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如“桑弓劲如铁”、“一发尝贯二”,突出了李生的勇猛和技艺。同时,通过对夜晚活动的描写,如“夜半挟金饼,隔楼调邻妓”,进一步揭示了他的放荡不羁。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鲜明,成功塑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个性的北方英雄形象。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

沈周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