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节妇

· 沈周
守节难,保孤难。守节要节完,保孤要孤安。完节坚心肝,保孤慎饥寒。 啼饥号寒白屋破,死心灰肝清泪酸。黄家之妇李家姜,凤鸾之偶天团圞。 凤一死,鸾乃单。凤有鸑,养于鸾。鸑今有文成五色,鸾今瞑目已盖棺。 地下见凤不愧亦不怍,手呈高节十丈青琅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保孤:抚养孤儿。
  • 完节:保持节操到底。
  • 坚心肝:坚定意志。
  • 慎饥寒:小心照顾,避免饥饿和寒冷。
  • 啼饥号寒:形容极度贫困,孩子因饥饿和寒冷而哭泣。
  • 白屋:简陋的房屋。
  • 死心灰肝:形容极度悲伤,心如死灰。
  • 清泪酸:清澈的泪水带着酸楚。
  • 凤鸾:凤凰和鸾鸟,常用来比喻夫妻。
  • 团圞:团圆。
  • :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
  • 瞑目:闭眼,指死亡。
  • 盖棺:指人死后装殓入棺。
  • 不愧亦不怍:无愧于心,不感到羞愧。
  • 青琅玕:青色的美玉。

翻译

守节难,抚养孤儿更难。守节意味着要保持节操完整,抚养孤儿则要确保他们安全。保持节操需要坚定的意志,抚养孤儿则要小心照顾,避免他们饥饿和寒冷。在破旧的白屋中,孩子因饥饿和寒冷哭泣,而她的心如死灰,清澈的泪水带着酸楚。黄家的妇人,李家的女儿,曾是凤凰和鸾鸟般的夫妻,天赐的团圆。但凤凰一旦死去,鸾鸟便孤单。凤凰留下的孩子,由鸾鸟抚养。如今孩子已成长,文采斐然,而鸾鸟已经闭眼,装殓入棺。在地下见到凤凰,她无愧于心,不感到羞愧,手中高举着象征高洁的十丈青色美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守节与保孤的艰难,深刻描绘了一位寡妇在丈夫去世后,坚守节操并抚养孤儿的艰辛生活。诗中运用了凤凰与鸾鸟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夫妻间的深情与寡妇的孤独。通过“啼饥号寒”和“死心灰肝”等生动描绘,传达了寡妇内心的痛苦与坚强。最后,以“高节十丈青琅玕”象征寡妇的高洁品质,展现了她对亡夫的无愧与对节操的坚守。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

沈周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