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嘉定翟孝子允高

· 沈周
烈火见者畏,不谋天下同。 伊人燔庐菑,负母走焰中。 临难切至情,全爱出至穷。 天人斯通昭,寻熄从返风。 金躯兹销化,孝闻不可终。 可耻及泉誓,尚尔歌融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fán):焚烧。
  • 庐菑(lú zī):房屋和田地,这里指家园。
  • 临难:面临危难。
  • 至情:最深的情感。
  • 全爱:完全的爱。
  • 销化:消逝,这里指身体被烧毁。
  • 及泉誓:指死后也要坚守的誓言。
  • 融融:和乐融洽的样子。

翻译

烈火让人畏惧,但人们对它的恐惧是相同的。 他人在火中焚烧家园,背负母亲在火海中奔跑。 面临危难时,他表现出最深的情感,用全部的爱来面对极度的困苦。 这种行为在天人之间得到了昭示,火焰随即熄灭,风也转向。 他的身体因此被烧毁,但他的孝行却永远不会被遗忘。 即使在死后也要坚守的誓言,仍然让人感到和乐融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嘉定翟孝子允高在火灾中勇敢救母的情景,通过烈火、燔庐菑、负母走焰中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孝子在危难时刻的无私与勇敢。诗中“临难切至情,全爱出至穷”一句,深刻表达了孝子对母亲深沉的爱和在绝境中的坚持。最后两句“金躯兹销化,孝闻不可终”,则强调了孝子的牺牲和孝行的永恒。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孝子的伟大精神和孝道的崇高。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